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反映了其地位的下降和皇权的上升,也就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及“有明之无善治”说明“罢相”一事发生在明朝。根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鉴于丞相专权威胁皇权,借胡惟庸案之机废除丞相制度。
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朝废丞相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D.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分封制,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可知晋、燕皆为姬姓,根据“同姓不婚”故B错。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改革科举制度
C.分割宰相职权
D.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漫画体现了北宋一方面集中兵权,另一方面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严重削弱了地方的财权和军权,从而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故选D。A项是唐朝时期实行的政策;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改革科举制度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不出分割相权的内容,材料主要说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职位比较低,监察的对象“二千石违公“,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③正确。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①正确。监察的范围涉及到”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②正确。官场腐败现象难以消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④。因此选择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央集权制的建立加强·刺史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