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近代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他们的相同目的是
A.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B.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C.确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否定守旧思想推进社会变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要在中国进行变革。所以他们的相同目的是社会变革方面,选项D更加合适,因此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观点,不属于庄子的思想主张的是
A.养浩然之气
B.“逍遥”
C.“道”无所不在
D.“齐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反映的是儒家的思想,题中列出的四位思想家中只有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与题干的要求不符。所以这位思想家应该是生活于战国时期的孟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