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其观点核心是(?)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的是核恐怖下的和平,故选A。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苏关系缓和的内容;C项 91exam.org错误,材料虽然涉及到美苏争霸,但是核心内容是争霸下的和平;D项明显的以偏概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调查结果:1946年6月,58%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50年11月上升到81%。1948年1月,83%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67%的人主张制止苏联的扩张。以上数据说明:
A.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有其社会必然性
B.美国百姓对苏敌视是冷战的主要原因
C.苏联扩张导致美国百姓对苏好感度下降
D.杜鲁门主义导致多数美国百姓敌视苏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冷战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与苏联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此时苏联并没有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杜鲁门主义提出是在1947年,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美国百姓敌视苏联,排除D项;根据数据可知美国朝野上下都敌视苏联,说明美苏冷战有其必然性,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表比较了中国和欧洲从公元l世纪到1700年期间的经济表现。其中:公元l世纪初和 公元1000年,?欧洲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相比较各是什么情况?(2分)公元 1300年中国人均收入处于什么状?况(2分)这一状况说明了什么?(2分)公元1700年 欧洲人的收入与欧洲前一时期和同时期的中国人收?人比较都高于1/3以上,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什么?(4分)
材料二?美国从抗战胜利后到2007年在亚太地区的外交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方式主要是哪两种?(4分)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美国 “重返亚?太”的战略。请你根据材料二,就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简要的评述。(6分)
参考答案:(1)情况:公元1世纪初欧洲人均收入高于中国,公元1000年欧洲人均收入低于中国。(2分,各1分)状况:公元1300年中国人均收入提高了1/3,仍高于欧洲。(2分)说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高于同时期的欧洲。(2分)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各2分。表达相应意思即给相应的分)
(2)外交方式:军事外交,政治外交(非军事外交)。(4分,各2分。表达相应意思即可)简要评述:这一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探究,答案参考如下:结论:实际上美国就一直没有离开亚太地区。(2分,可略加阐述)“重返亚太”的主要原因:中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美国称霸亚太等。(4分,各2分。这里包括了目的)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直接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对1300年中国状况的分析,注意要从表格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本问是从经济的角度对中西进行了比较,这一状况说明的问题也是从经济方面总结答案;最后一小问分析欧洲在1700年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结合所学16、17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总结分析。
(2)依据材料可知,图9、10、11、13、15是军事方式,图12、14是政治方式;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第一层次可结合材料二,可以得出结论,美国从未离开亚太;第二层次可围绕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原因、目的、影响展开评论,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两极对峙时期,美苏争霸“冷战”中有“热战”,下图两个事件的发生反映的战略态势是
A.美国转守为攻
B.苏联转守为攻
C.美苏互有攻守
D.苏采取全面收缩战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古巴导弹危机虽以苏联妥协收场,但将导弹搬到美国人的家门口,反映了苏联的进攻态度,苏军入侵阿富汗更是苏联主动进攻的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三世界国家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实质是
[? ]
A.在经济领域内进行反霸斗争
B.反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C.实现和平共处、共同富裕
D.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