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于
A.13世纪
B.14世纪
C.17世纪
D.19世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3世纪时,英国贵族先后迫使国王通过了《大宪章》和《牛津条例》,以此对王权实行限制,英国的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美国独立战争后,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一度衰落,但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又得迅速发展和扩大。其促进因素是
A.向西扩张领土
B.大量移民的迁入
C.工业革命的刺激
D.交通条件的改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1830年5月,杰克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把印第安人迁到密西西比河以西。这之后,派军队把印第安人押送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殖民事业在这一地区迅速发展。“旧西南部”(包括今肯塔基、田纳西、亚拉巴马、密苏里、密西西比、阿肯色、路易斯安那诸州)的土地,主要被种植园奴隶主占有,成为棉花的主要产地。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844年美国与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在美国最后生效需经:
A.总统签署
B.最高法院核准
C.国会批准
D.众议院同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对外战争、媾和与签约等属于美国总统的权力,但美国是三权分立国家,总统的权利受到国会的制约,签订此条约后,需要国会批准才能生效,美国宪法规定,对外条约在国会最后由参议院批准,这就是国会对总统的制约,答案为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宪法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对所掌握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美国宪法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D.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不对英王负责,故D项错误。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因此ABC正确。
考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1688年光荣革命使得英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使得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英国从此由人治转向法治,率先进入了近代社会。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美国联邦制政府建立后政治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公权
B.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C.州权主义彻底消失
D.曾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但国家很快归于统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1787年宪法对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权力有明确的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凡是宪法未明文规定划归中央的权限,都归各州政府。宪法范围内中央和地方可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故州权主义并未消失。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