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需要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
B.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C.知识分子是“向科学进军”的主力军
D.发展“两弹一星”的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迫切需要知识分子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作贡献。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有关我国教育政策和现状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国家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B.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发展到新阶段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希望工程”成为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必由之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大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 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了太空新秩序。他向世界宣示,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
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编者选编
请回答:
(1)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在核工业和宇航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2)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成就:核工业: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③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④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④1984——1994年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宇航领域:①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②1975年,中国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③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④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2)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第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3)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这种题型要细心留意材料中所透露出来的人物、事件等信息,要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把它放在跟教材相吻合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大典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仅游行队伍的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而且,三军检阅还显示了大国崛起的神威。与此意义相同的事件是:?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② 出兵索马里海域?
③神州7号发射成功并返回?④5.12抗震救灾的胜利
⑤上海世园会即将召开?⑥第11届全运会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十一届全运会是本国内的活动,不是国际性质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R基础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