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3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问题二 中央与地方
自周代以后,我国开始确立了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3)按示例完成周、秦、汉初、元四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填写。(3分)

(4)从上述材料中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
(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分权)。
(3)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制;郡县制;行省制。
(4)总体上呈现中央集权的趋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郡县制与分封制在历史上交替出现,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问题一 :皇权与相权”,可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矛盾之一,即皇权与相权。在这一进程中,其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削弱相权。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结合图表,可以这样组织答案:?汉代:内朝或中朝;?唐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明朝:内阁制度或内阁;④清朝:军机处。
(2)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问题一:皇权与相权”图表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程中,在处理皇权与相权一事上,尽管其总趋势是一样的,即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削弱相权。但皇帝具体集权的方式又不太一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分权)。
(3)本问考查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矛盾之一,即中央与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进程中,体现的总趋势就是:中央不断集权,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结合图表,可以这样组织答案:?周朝: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④元朝:行省制。
(4)从第三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矛盾之一,即中央与地方。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一进程中:?体现的总趋势是,中央不断集权,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同时,郡县制与分封制在历史上交替出现,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秦以来的丞相制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考点:明朝政治制度
点评:结合汉至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概况汉至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
(1)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日益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政体日益完备。
(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限制、分割相权原则调整中央官僚体制。
(3)皇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北宋为削弱地方经济实力设置的官职是
A.通判
B.知州
C.枢密使
D.转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