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经济全球化?②经济区域化?③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④强调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答好本题需要对本节教材知识进行思维加工,提炼教材观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可从多方面来观察。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从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上观察的;知识经济是依据世界经济的内涵而言的;可持续发展是强调经济发展的方式。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自1985年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来,到2011年我们已经度过了26届教师节。可?是近来有网友建议,把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改在孔子的诞生之日,主要是因为孔子
A.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和教育实践
B.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
D.主张“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1953年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农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我国工业化道路在发展重点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苏联工业化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国防安全保障的需要;建国初期重工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实践:实施“一五”计划。
(2)含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轻工业和农业。意义:标志着我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变化:由重工业变为信息化。原因: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和挑战;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和推动。
(4)认识:要从国情出发;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是如何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正确处理和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的?据此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新中国成立之际,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实行反华政策,为了巩固政权,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缔结友好互助条约。②五十年代中期,苏联积极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对中国交往中的大国沙文主义也逐步发展;中国政府在破除对苏联建设经验的迷信、探索本国建设道路的同时,坚决反对苏联的霸权政策。③七十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同时严重威胁着中国国家安全,为了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应付苏联威胁、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国政府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④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俄罗斯结成面向21世纪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得到新的发展。认识:①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②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正确处理和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史实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一是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来答处理和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的史实;二是题目的时间跨度大,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与苏联(俄罗斯)外交变化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四个阶段作答,这样条理就清楚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中“博爱”主张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的思想最为接近?
A.孔子
B.苏格拉底
C.墨子
D.普罗塔戈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认为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无差别的互相爱护。虽然孔子主张仁爱,但主要是处理宗法家族关系内部的亲戚关系,而且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关系。?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都与题意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