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1年10月25日,乔冠华酣畅淋漓的大笑被西方记者称为“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请问“乔的笑”主要是因为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建交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新中国的成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明显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中国的守旧分子反对外国人在中国修筑铁路,并不是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条铁路是由英国修建的,不是由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修建的,所以排除B项。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以C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学习了《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
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最大阻碍
B.铁路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一开始就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列强把铁路修到哪里,就把侵略势力延伸到哪里
D.近代交通与通讯的艰难发展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近代的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受到帝国主义的限制和排挤,而且帝国主义利用它们延伸自己的侵略势力,A、C、D三项正确。由于清政府的腐朽与愚昧,一开始并不支持铁路建设,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②从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
③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农业经济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从基本适应到严重超越生产力水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从农业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发展变化。两者都是公有制,故①错误;两者都是集体所有制,不是小农经济,后者也不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故③错误。从图示直接可以反映出②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的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带来了严重的生产破坏。因此④正确。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了13位政府领导人。其中,劳动模范陈永贵和吴桂贤都是从基层被火速选拔成为副总理的,他们在工作上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这说明
A.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
B.人大制度基本不能实行
C.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
D.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被夺权是1967年一月风暴;人大时隔十年之久又重新召开行使职能,而且选拔从基层劳动模范陈永贵和吴桂贤为副总理,说明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