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周滇《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这里所描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
[? ]
A、汉朝
B、南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唐代诗人杜甫写有这样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它们反映的是作者
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B.忧国忧民情怀不被百姓理解
C.对黑暗现实习以为常
D.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对百姓怒其不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贞观四年 ,(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曰?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
? 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资治通鉴》
? 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息。”
——《旧唐书。马周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于上述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这三则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
(2)唐太宗调整政策,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贞观之治”。
(3)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
(4)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就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人民的徭役负担也是不轻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唐太宗晚年,漠北地区各部相继归附。为了方便来长安朝拜唐朝皇帝,他们恳请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这条道沿途设置驿站68处,备有马匹与食物供应往来使者。关于“参天可汗道”,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它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B.它的修成,进一步巩固了唐王朝中央政权
C.它的修成,使唐王朝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D.它的修成,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