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8年练习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理解分析的能力。白居易唐朝诗人,A杂剧出现在元朝;C社会地位没改变;D海禁政策明朝才出现;草市是民间集市,唐朝出现了,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迁移富户到南京等地是为了控制他们,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从而客观上,起到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但值得注意的是,迁移富户的措施,并没有动摇地主土地所有制,A错误,也不能够杜绝土地兼并,C错误。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是交子,只在局部地区使用,材料强调“诸州”,因此该券不是交子;飞钱是在唐代诞生的,排除B;材料未提及因国家财政的需要而向民间举债,也无发放利息的说明,因此并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排除C;材料中的“券”是专门代替钱币的一种凭证,商人携带这种券可以免去携带大量现金交易的麻烦。因此D符合题意。该券不具备流通职能,排除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宋朝商品经济(金融业)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
③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④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但是农民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因此③错误,排除后选C
考点:古代小农经济
点评:从知识点角度分析,“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特点,是新课程知识,会成为命题的兴趣点。特别要关注“市”的发展、著名的商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清代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启蒙运动》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