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8年练习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材料反映了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孰重孰轻以及社会稳定等问题,故排除B、C、D三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清初松江人叶梦珠在《阅世编》中记录道:“前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辄数以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到了清朝后,“标客巨商罕至,近来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造成江南棉布业市镇衰落的原因有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主要阐述了明朝时期江南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而到了清朝后开始衰落,原因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种植经济作物的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而且在此基础上织布作坊各自独立经营,据此分析可知③④符合题意,而①的表述在时间上不合史实,②的表述与史实相反,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清朝棉纺织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小满芝麻芒种谷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黄牛过河各顾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黄牛过河各顾各”才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而ABC三项都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具体的生产经验,但都不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文物是无声的历史,解说可使其增光添彩。下列对有关文物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甲骨文 ②阳陵虎符
③水排 ④秘色瓷
A.①——商朝——“蚕”、“丝”等字样——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B.②——秦朝——“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阳陵是拥有一定兵权的将领
C.③——东汉——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D.④——唐朝——“南青北白”之外的另一种新的瓷器——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原始社会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中的阳陵是地名,而不是人名,故B项错误;东汉的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标志着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故C项正确;秘色瓷是青瓷中的精品,不是“南青北白”之外的另一种新的瓷器,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冶铁业、制瓷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 (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 (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 (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 (5)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解要抓住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18世纪的中国还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因此,ABD说法是错误的,只有C项是正确的,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的影响,包括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等都对中国的儒家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考点:18世纪欧洲的中国文化热
点评:17、18世纪,西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要是对儒家思想中的重民的内容,认为可以作为他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的武器。启蒙思想家们大都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和西方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启蒙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启蒙运动》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