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在苏轼看来,文人画和工匠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画风是否工笔重彩
B.实景描写是否突出
C.画面是否气势磅礴
D.是否寄托画家情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可以看出士人画(即文人画)强调意境,重在表达画家的一种思想感情,在创作中不会过多的重视物象的形,关键是画出物象的神韵;“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是指工匠画只取所绘物象的皮毛槽枥,表现的是物象的形、像;这明显是认为文人的作品在立意时要远远高于一般的画工,故D对。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6分)世界各国文明在相互碰撞中既有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融合,但也有冲突,甚至战争。
材料一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一一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三 中国商品的净出口从1931年的14.17亿元猛降到1934年的5.35亿元,棉纱出口从1929年的34万担降到1935年的24万担,生丝从42万担降到18万担,茶叶从94万担降到63万担。出口萎缩首先影响到农产品价格,从1931年到1934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农业产值竟下降了47%,农村一片哀鸿萧条。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材料四 与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伊始时相比,近期中美关系变得日趋紧张,尽管奥巴马访华似乎有所缓和。目前利害攸关的问题仍涉及广泛,从美国对台军售、到奥巴马总统会见达赖喇嘛、到谷歌事件、到对伊朗的制裁、到人权争端以及气候谈判僵局。
——《全球视野——胡一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隋唐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政治制度进步的因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而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下滑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谈谈关于中外交流方面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政治制度:三省六部、科举制(三省六部和科举制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思想文化:三教合一(或三教并行)、唐诗的繁荣(答雕版印刷术也可给分);(“三教合一”和唐诗的繁荣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
(2)因素: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醒(3分);西方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欣慕和对现实专制制度的不满。(3分)
三种主张: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
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2分)
③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分)(根据答到的派别和制度给分,表述不同可酌情给分,可以不写时间。)
(3)国内:内战不息,政局动荡(如答到军阀混战或国共战争可以给分);(2分)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剥削;(2分)(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更为明显,可改为“民族工业的落后”)
国际:1929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打击;外国列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如答到日本侵占东三省可给1分);(2分)(答到其中三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给分。)本题只要从国内政局、民族工业和经济危机三个方面回答即可。
(4)中外关系虽然有合有分,有聚有散,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维系中外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4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一中“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的信息,联系隋唐时期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史实来思考,可得出政治制度表现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唐诗的繁荣和儒佛道三教并行。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注意从材料二中的信息来概括,依据材料二中“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的信息,可归纳出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从“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的信息可归纳出西方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从“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可得出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欣慕和对现实专制制度的不满。第二小问结合向西方学习的史实,围绕政治制度方面的主张来分析,抓住维新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中共主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史实来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原因注意从30年代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抓住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思考,国内方面可从内战不息,政局动荡;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和民族工业的落后等角度来分析;国际方面抓住2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列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等角度来归纳。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扣住上述材料信息来谈启示,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而材料三的信息又表明中外交流受到阻碍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由此可得出中外关系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从材料四中中美关系的演变可以得出维系中外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科技成就·唐诗、雕版印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维新派、革命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官僚资本主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的
A.风
B.雅
C.颂
D.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