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建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锡金公园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建造的最早
的近代化的公共公园,又称为“公花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可能看到
A.男有洋装革履,女多剪发旗袍
B.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D.以中山濯濯之秃头窄袖短发草帽革履为时尚
2、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朱元璋《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逐渐走向专制暴政的原因。(2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宗正的设立说明了什么?(4分)
(3)材料三表明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4分)
3、判断题 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用到美国的变速器、荷兰的轮胎、日本的车身、新加坡的无线电。这一现象的本质是:?( )
A.韩国是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B.韩国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化
C.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D.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4、判断题 有人说“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是对西方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指
A.反对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
治,建立汉族统治的政权
C.主张国民一律平等
D.实行五权分立制度,推行社会革命
5、判断题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请回答:
(1)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4分)。
(2)概括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2分)?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出现翻译活动高潮的原因(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