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是1913~1936年我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这组统计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品种
| 1913年
| 1916年
| 1920年
| 1925年
| 1928年
| 1931年
| 1936年
|
原料
| 29.1
| 24.7
| 23.9
| 31.3
| 35.4
| 37.7
| 35.8
|
半制成品
| 38.7
| 43.2
| 37.5
| 38.9
| 34.8
| 32.5
| 23.2
|
制成品
| 12.2
| 11.0
| 14.6
| 13.8
| 13.3
| 13.6
| 16.3
|
A.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当发达?
B.民族工业力量依然比较弱小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出口商品中原材料的比重比较大,反映了民族工业力量依然弱小;在1913年到1920年间,出口数额较大,反映了一战期间发展的较快;从制成品上来看,发展速度有限,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因此BCD都是正确的。A项错误,出口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和原料为主,特别是制成品比重小,说明制造业不发达。故选A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民族工业的产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和衰落萎缩时期等都是重点。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是1987年两岸离散兄妹在大陆相见的场面。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他们离散了至少有38年
B.哥哥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抵达大陆的
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
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图是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回的数据所合成的月球照片,这次探月工程是我国建国初“两弹一星”战略发展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两弹一星”中什么的发展对探月工程来说极为重要(?)

①原子弹?②导弹?③氢弹?④人造卫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对探月而言,要有卫星,还要有发射卫星的相应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或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或建立总统共和制,造成这种政体不同的原因除各国的历史传统外,更主要的因素在于(? )
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领导革命的阶级力量不同
C.指导革命的思想理论不同
D.革命所处的时代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已经肯定了“各国历史传统”,所以其主要因素为指导革命的思想理论不 同,故C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经济侵略下,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说法最能说明其含义的是
A.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与西方开埠通商
B.中国贸易主权与平等贸易地位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东南沿海棉纺织手工业遭到极大冲击
D.清政府被迫适应列强需要而设立协定关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需紧扣题干中“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联系所学知识,此时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次应理解:自然经济解体首先体现在外国商品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冲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