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其中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生产进程的重要发明是( )
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纺纱机
C.蒸汽机
D.蒸汽机车
2、判断题 (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即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倒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立宪所无可幸免者。……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三?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对待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均借鉴了东西列强的做法,指出其中的不同之处。(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6分)
3、判断题 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 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
(4)针对包兰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问题,分析保障铁路畅通的主要措施。
4、判断题 2009年1月28日,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规定:但凡政府经济刺激方案下属工程,建筑所用钢铁必须为国内出产的美国货。这就是引起世界强烈反响的美国购买国货条款。面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对美国的这一作法评价正确的是
A.它有利于保护美国国内市场,刺激美国经济振兴
B.它必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全球经济危机更加严重
C.任何一个国家面对经济危机首先都是自救,这无可厚非
D.它不可能对现行世界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影响
5、判断题 (34分)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伴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逐步发展。
材料一?射礼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体育项目之一。西周射礼是一项有严格礼仪要求的射箭活动,它改变了商代射礼的祭祀色彩,而赋予了深刻的人文内涵。《礼记·射义》记载西周时“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春秋时期,孔子对射礼推崇备至,《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曾对围观射礼的民众提出要求: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
(1)西周射礼的人文内涵指什么?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孔子重视射礼的原因。(8分)
材料二?足球运动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 足球在英国贵族私立学校兴起
|
19世纪40年代
| 足球由贵族私立学校的游戏,变成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在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开始流行
|
1863年
| 英国足协正式成立,制定统一的竞赛规则,标志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
1876年
| 英国谢菲尔德俱乐部开始招募职业运动员,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诞生
|
1888年
| 英格兰足球联赛开始,12支职业足球队往来于各城市,进行循环赛
|
19世纪90年代
| 受英国移民、水手的影响,足球运动在欧洲大陆和南美开始流行
|
1904年
| 国际足球联合会创建
|
1954年
| 瑞士世界杯期间,比赛首次运用电视转播
|
2010年
| 南非世界杯期间,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者已达到数百亿人次,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次体育盛会
|
(2)阅读上表,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4分)分析足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8分)
材料三?民国初年曾围绕武术出现了一场争论。1914年北洋军阀将领马良提倡“国粹体育”,编订《中华新武术》教材,并设立武术等级佩剑制,以宣扬武德,该教材后被国会定为学界必学的“中国式体操”。鲁迅在《新青年》撰文,认为武术中有“扶乩(一种占卜方法)打拳那些鬼画符的东西”,最终还会堕入“枪炮打不进”的愚昧境地。他说“有几个自己高兴的人,自在那里投师练习,我是毫无可否的意见;因为这是小事。现在所以反对的,便在教育家都当作时髦东西,大有中国人非此不可之概”。北京体育研究社提出“旧有武术……不过为个人身体之活动, 教授方法既乏研究,施诸团体教练, 或加入学校课程, 倍觉困难”,主张打破师徒相传、门户森严的局限,用现代体育理论改进武术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孙中山支持普及武术,他针对将武术作为废物抛弃而盲目崇外的看法提出:“我同胞居此竞争剧烈之时代,不知求自卫之道,则不适生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这场对武术的争论。(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