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有线新闻网援引摩根大通分析师的话说,“中国经济在今后的十几年里仍然将保持以8%的速度增长,而日本只有1%。用不了十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成为日本的两倍。”美国有线新闻网还报道说,尽管中国目前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迟早将取代美国的位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材料二?当年日本经济崛起给欧美国家所带来的震撼,一点也不比现在的中国弱。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更为突出。当时日本借助汽车和半导体业的异军突起,在制造业上已凌驾于美国之上。日本公司在此期间向全球扩张,在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游乐业等各个领域全面出击,不过几年时间,日本的海外资产急速攀升到上万亿美元的水平。
——程亚文《GDP第二:日本的前车之鉴》
请回答:
(1)?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但未能变为现实,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析今天取得GDP世界第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4、判断题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反映了他的哪些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不能照抄原文)这些主张在当时是否实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改革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我国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比较(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单位:元/人)。

(4)归纳材料四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