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分三权,就是专制。”?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统治阶级总是“先使议会权力臻于完备,为的是能够推翻这个权力。现在,当它已达到这一步时,它就会使行政权力臻于完备,使它(注:指议会的立法权)表现为最纯粹的形式,使它(注:指议会的立法权)孤立,使它(注:指议会的立法权)成为和自己对立的唯一对象,以便集中自己的一切破坏力量来反对这个权力。”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
【材料三】? 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2月1日,希特勒宣布解散国会,并决定在3月5日进行大选。大选的结果是共产党仍拥有81个议席。希特勒对此十分不满,在3月23日强行通过了《授权法》,规定授予希特勒政府为期四年的独裁权力,在此期间政府无需国会和参议院的同意就有权颁布法律。此后,德国国会名存实亡,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德国不复存在。
请回答:
(1)孟德斯鸠所说的“三权”是指哪三权?他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具体包括哪些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二马克思的论述,在三权分立不完备的国家中,哪一项权力极有可能凌驾在哪一项权力之上?(2分)
(3)马克思的这篇著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而写的?请简述这一历史事件是怎样印证马克思的观点的。(5分)
(4)材料三所讲述的历史事件是否证实了马克思的观点?请简单论述。(3分) 
参考答案:(13分)?
?
?
(1)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1分)政府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必须分开;(1分)政府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必须相互制衡。(1分)
(2)行政权极有可能凌驾在立法权之上(2分)?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1分)1848年l2月,法国根据新宪法进行总统大选,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了行政权。(1分)1852年,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1分)其本质是通过行政权来控制立法权,从而走向独裁。(2分)?
?
?
(4)希特勒上台的经历证实了马克思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希特勒首先争取被任命为总理,?取得了行政权。(1分)然后把行政权凌驾于国会之上,强行要求国会通过法律授予他独裁者的权力。(1分)
本题解析:本题从理论和史实两个方面考察了现代国家政治体制的问题。题目从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两种理论关于国家政体的论述,然后用法国和德国的历史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题目设问角度新颖,注重了对学生多方面的考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据此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是

A.全盘吸纳
B.依靠自我
C.全面否定
D.理性应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面对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应想办法使全球化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因此其态度应是顺应全球化趋势,理性迎接挑战。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正不断扩展,其核心内容为:(1)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3)民主管理(4)民主监督(5)民主促进
A.(1)(2)(3)(5)
B.(1)(2)(3)(4)
C.(1)(2)(3)(4)(5)
D.(1)(3)(5)(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其核心内容没有(5)。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主张“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荀子是战国末期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属于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变化的有①火车、轮船交通工具的使用?②利用有线电报传递信息?③通过报纸阅读新闻、评论?④见面称“先生”,行握手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