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关于孔子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主张“克己复礼”
C.倡导“为政以德”
D.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判断题 创建于1864年,以传统挂炉烤鸭而闻名中外、享有“天下第一楼”美誉的全聚德传到第四代,曾经濒临破产。为了保住这家老店,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注入资金、公私合营的方式,使全聚德获得了新生。这反映了我国(?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
D.国家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3、判断题 历史节点通常理解为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候。探究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节点的抉择及影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探究一?中国古代政治家的勇气与智慧
材料一?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1)依据材料一指出商鞅与王安石主张上的相同处。(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者实跋其主张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差异性。(4分)
探究二? 1 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选择
材料二?严格说来,义和团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义和团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的“第一第二两个方案”分别是什么?(2分)分析国人注意孙中山先生方案的必然性。(4分)
探究三?新中国历程中曾经的重要字眼——“计划”
材料三?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初步实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五年内工业总产值增长98.3%,即平均每年增长14.7%?
——《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见》(节录)
材料四?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提前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全国在钢铁和其他若干重要产品的产量方面接近美国,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节录)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二五计划”与“一五计划”的相同处。(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的实施结果及原因。(6分)
探究四?数字世界——20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一瞥
材料五?表1:美国的工资涨幅和生产效率涨幅(单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表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税率(单位:%)(摘编自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

(5)表1所示现象带来哪些社会问题?(3分)表2反映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怎样的关税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政策对国际经济和政治局势的影响。(4分)
(6)在你人生发展的节点,你认为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1分)并举出相关史实论证你的观点。(2分)
答题示例:观点:不畏困难,勇于突破。(1分)如商鞅、王安石克服压力推行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4、判断题 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判断题 1972年2月《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嚣谋求霸权,每~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对公报解读准确的有(? )
①对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之一美国的约束
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④有助于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