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今中外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及当前我国政府由于关注民生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哪几次重要的税费改革(不少于三次)?并简要说明这些改革的内容及其所起的共同重要作用。
(5)在世界近代史上,法、美、日三国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各给他们本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6)比较中外土地问题的解决,可以得到什么重要启示?
参考答案:(1)隋唐时期,“庸”规定可以纳绢代役;(任选其中三条)“两税法”规定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收税;明朝“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清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共同作用:有利于保证农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赋税征银,有利于减轻农民人身依附,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法国: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造成了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滞缓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支付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这块土地就成为私有财产。有利于西部的开发,为美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和更为广大的国市市场,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统一征收地税。正式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启示: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要要想长治久安,必需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需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本题解析:考查中外如何解决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基础知识的整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互联网带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包括:
①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 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③引起了一场学习革命?④使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互联网出现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们能够到网络学习新的知识,出现新的学习方式,可以利用网络聊天,使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诗歌中的最后一句话“振兴中华同尽责”,这体现了海外华人愿意与两岸同胞一起为振兴中华、实现统一贡献力量,故答案为C项。ABD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其中反映了文艺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有?

①《青春之歌》剧照?②《红灯记》剧照? ③《芙蓉镇》剧照? ④《红楼梦》剧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②《红灯记》剧照是“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之一,是“百花齐放”遭遇曲折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示意全球8个始终开放与40个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年经济平均增长率(1966——1990年)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最大
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数时期经济呈现现负增长
③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
④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不可能包括中国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