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材料四:“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求是》2010年第24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影响: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
(2)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
原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原因:①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 ]
A.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
B.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
C.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
D.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美国汽车产量在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可知是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经济大萧条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市场萎缩,收入减少,生活条件恶化对汽车的消费能力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这指的是
A.英国提供人民充分的自由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皇家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实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指出20世纪60年代,促进新加坡、韩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国际环境和各自的不利因素,并综述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成就。
参考答案:
有利的国际环境:①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局势相对稳定②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③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
不利因素:①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2分)②韩国:
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2分)
共同原因:①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3分)
成就:到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2分)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20世纪60年代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加坡、韩国正是抓住了这些条件才迅速崛起。对于两国发展的不利因素,应该分开描述,其中影响新加坡的因素主要有: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影响韩国的因素主要是: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他们发展共同原因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原因进行综合归纳即可。
成就:到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点评:此题涉及到的是“亚洲四小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和韩国、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