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八)
2018-10-14 06:10:12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现在网络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小明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其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 ②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酒杯畅饮 ③用灌钢法炼制的长剑迎战安禄山的叛军 ④与魏征共游长安夜市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交子最早出现在宋朝,因而①错误,②项错误,彩瓷最早出现在元朝;夜市最早出现在唐朝后期,因此④项也错误。灌钢法东汉末期已经出现,因此③正确,故选D。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情况。其中手工业方面主要考查的是青铜冶炼方面的知识,商业方面重点考查的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普遍的出现夜市是在宋朝,交子也是在宋朝开始出现的,但是唐代出现了柜坊。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代状元籍贯表 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共357名) 地区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 金 元 明 清 合计 北方 40 6 28 0 6 11 8 11 10 120 河南 15 0 16 0 0 1 2 2 1 37 河北 11 1 0 0 4 5 2 3 3 29 山东 3 3 9 0 1 4 1 4 5 30 山西 4 1 2 0 0 0 3 0 0 10 陕西 4 1 1 0 0 0 0 2 1 9 甘肃 3 0 0 0 0 0 0 0 0 3 黑龙江 0 0 0 0 0 1 0 0 0 1 辽宁 0 0 0 0 1 0 0 0 0 1 南方 18 10 24 37 0 0 2 77 69 237 江苏 7 1 4 4 0 0 0 17 27 60 浙江 0 0 2 11 0 0 1 20 20 54 福建 0 2 7 11 0 0 0 10 3 33 江西 2 1 3 3 0 0 0 18 2 29 安徽 1 2 2 2 0 0 1 6 7 21 四川 4 1 5 1 0 0 0 1 1 13 广东 0 1 1 0 0 0 0 3 1 6 广西 2 1 0 0 0 0 0 0 2 5 湖南 1 1 0 1 0 0 0 0 1 4 湖北 1 0 0 4 0 0 0 2 3 1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2 2 共计 58 16 52 37 6 11 10 88 79 357 ——本表资料主要来源于两《唐书》、新旧《五代史》、《唐才子传》等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中国古代状元籍贯分布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12分)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一 特征:状元籍贯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3分) 说明: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转移,文化中心与人才密集区也作相应的变动;南方社会相对稳定。(3分) 答案示例二 特征:江苏、浙江是全国出状元最多的地区。(3分) 说明:江浙地区经济发达,重视读书教育。(3分) 答案示例三 特征: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也开科取士。(3分) 说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3分)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分布特征和说明分别给分,如有其它合理说法,亦可同等给分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唐代以后状元南方的籍贯开始以南方为主。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所以政治、文化中心也就相应的南移,逐渐形成以南方为主。辽、金、元情况比较特殊,它们均为少数民族政权,尤其是辽、金统治区域在北方,状元的北方人数肯定就多。元的统治中心也以北方为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思想非常兴盛 B.土地兼并的现象比较普遍 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D.汉代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置田宅必居穷处”,“不贤,毋为势家所夺”等关键信息,理解材料的大意,即置田宅要选在偏僻穷困的地方,不要有围墙,后世如果贤,就效法我的节俭,如果不贤,这种房屋也不会被豪强夺取。这从侧面反映了土地兼并是当时较普遍的社会现实。故选B。而A,“重农抑商”思想非常兴盛与材料无关;C、D的表述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④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科技事业的发展因素很多,以上几点都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