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台湾收复后,隶属于
A.江苏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广东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考查台湾收复后的行政归属,联系教材可知,1683年收复台湾后,清政府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至此,在清初割据了42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全国领土的完整,此题答案为B。
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收复后的行政归属问题的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三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四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祖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 60;
(2)材料二反映唐代推行的哪种制度?(2分)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3)汉、唐、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4)高祖皇帝罢丞相后,明成祖为解决政务繁忙问题,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特点是什么?(1分)
(5)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
(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4分)
参考答案:

(3)措施:①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频繁任免丞相,任用布衣为相;②唐朝实行三省制,分散相权;③北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权,三司分割财权;④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8分)
(4)制度:内阁制。(2分)特点:可协助皇帝票拟。(1分)
(5)职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1分)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分)时代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分)
(6)发展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中央。(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C.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有两层含义,一是君主专制的刚性,即君主的私天下地位至高无上;另一个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即官僚都以天下为己任,志在治天下,所谓的“公天下”,B项符合题意。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是指专制主义中央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没有地方分权,故A项不正确;C项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刚性,故C项不正确;D项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但与材料表述的意思无关,故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关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从命题角度上看,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仍将是高考命题重点。(2)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全面开花。(3)从内容上看,仍将重点考查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等重要政治制度。在复习时注意深层挖掘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代希腊文明的发源和兴盛依托的是
A.大河
B.肥沃的陆地
C.海洋
D.湖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希腊发源于海洋。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三面环海,岛屿众多,面积狭小且比较贫瘠。故选C。中国等面积广大的国家古老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D项明显错误。
考点:古希腊文明
点评: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希腊文明。耕地少,山地多不适宜农耕;岛屿多,港湾多,这样的环境却适宜航海和殖民贸易,培植了西方的海洋文明。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古代许多开明的政治家都试图改革土地制度,以缓和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矛盾,但他们最终都不能成功,主要原因有
①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私有制
②封建经济发展导致土地买卖频繁
③统治集团腐败
④农民人数少,是弱势群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各项的准确理解和分析。封建土地私有制是产生土地兼并问题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也加剧了土地的高度集中;统治集团腐败,往往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土地。以上三点显然是土地兼并问题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农民人数少的说法不合史实。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