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8年冲刺版)(三)
2018-10-14 06:11:21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期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靠门第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北期时已走向末路。 材料二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举的只是极少数。没有哪 一种制度像科举制那样长久深刻地影响过当时的世道、人心和风俗。……了解科举是理解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政治史、文化史登堂入室的 一把钥匙。 无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两者都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地选拔人才。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当今社会对科举制进行研究的历史和现实价值。(要求:观点明确,试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3、选择题 对于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仿效前代末期皇权稳固的做法 B.六部名存实亡使皇帝萌生废相的念头 C.殿阁大学士篡夺相位 D.皇帝认为宰相擅专威福,危及君主
|
4、选择题 唐史记载:“太宗在洛,登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与此相关联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选择题 古代罗马实行贵族集体统治开始于
A.公元前8世纪中期
B.公元前7世纪中期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