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新材料,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作用。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保证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 。因此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10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召开。亚欧会议45个成员国领导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了《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向全球展示了亚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亚欧能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
A.亚欧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B.经济全球化下面临着共同风险与利益
C.中国能够主导亚欧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前期,西方各国资产阶级实行代议制的根本目的是(?)
A.严格限制国王的权力
B.增强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
C.给人民以一定的权力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四项都属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目的,但A、B、C三项的最终归宿都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曾经长期阻断东西方陆路商业贸易,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解体的封建军事帝国是
A.东罗马帝国
B.德意志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奥匈帝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通过再认再现可知,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阻,一战时奥斯曼帝国跟随德国参加了一战,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所以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董仲舒新儒学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ABCD项都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然而,题干中的把灾害认为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故汉武帝下“罪己诏”,这一行为体现了天人感应的学说,即人与天的沟通的媒介即是“灾异”的自然现象,A项正确;BC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但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