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察历史人物的生活时代,加强记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中国文化融入了西方因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把“元旦”由民国时期的正月初一改为西方公历的1月1日,表明中国文化融入了西方因素。A项“完整保留”和B项“彻底改变”表述都过于绝对,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D。
点评:中国近代以来,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而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中国社会习俗自然也要引起一些震荡,由此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添加了新的气象。充满生机的时代血液注入到了旧式的社会习俗中去,迫使其趋势更新,衍生出新的礼制文化。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变迁,从一个侧面也深刻的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面对郑氏集团的请求,康熙帝采取的举措是
A.封土赐爵,接受朝贡
B.御驾亲征,攻占台湾
C.设台湾府,中央管辖
D.订立盟约,划定疆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拒绝了郑氏集团的请求,并派施琅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隶属与福建,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成为秦始皇治国指导思想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被秦始皇采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和《公司律》,此后,清政府还陆续颁布了《商船公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据此不能得出
A.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工商业
B.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
C.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D.中国近代经济立法得到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晚晴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鼓励工商业的发展,A、C、D符合材料;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是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