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求同存异”这一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发展问题。但由于殖民主义国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阴谋挑拨部分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万隆会议有搁浅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手段,提出“求同存异”原则,使会议得以顺利进行。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它的生存,把它推向艰难的境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此说法是正确的。
点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认识和启示:①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②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③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④保证资金充足,以科技为先导。
其它如:要坚持对外开放;要调整经济结构,开拓创新,科教兴国;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民族工业应加强联合,优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政府最早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
A《告台湾同胞书》?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撒切尔夫人和邓小平会谈?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对其表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为了解决八路军的粮食和武器的供应问题
B.它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C.八路军三五九旅是大生产运动的先进代表
D.主要是因为八路军在抗战中急需扩充实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开展大生产运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 国民党的封锁造成的根据地的经济困难。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胡适认为:儒字即“懦”,儒者是西周统治下的殷商旧邦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苟且偷生的写照。然而,自孔子之后,儒家不再是懦弱的代名词,而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一族。以下各项言论中,不符合胡适这一观点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观念,其中B属于法家思想,即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CDA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