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8年押题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雄碑”(指人民英雄纪念碑)“花……雪”“哀动”等,可判断此诗记录了四五运动。本题的干扰项是A,因材料中有“国奸”而想当然的误判为“国奸”是指五四运动中的三个卖国贼,但综合材料可知,这里的“国奸”是指“四人帮”等。注意材料选择题要注意浏览全部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处理,忌思维定势。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9年9月14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代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回顾历史,早在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过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有关50年代的“双百”方针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新中国成立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业救国的理解。根据图片结合20世纪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即可得知C项是正确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时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在此,康有为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中材料可知,康有为认为:中国的男性长辫与机器推广(先进生产力)不相容;中国的宽衣博带、长裙雅步等风俗与万国竞争的现实世界不相容。所以,变革服饰等社会风俗是为了“趋于尚同”,即使中国与世界近代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相融合。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