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
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 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共八大前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即国内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规模和速度的问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有现成的苏联模式可借鉴,无需探索,故排除②;改革、发展、稳定是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导致的,1956年时尚未存在,排除④。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
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
C.便利了列强侵略势力的扩展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便利了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而不是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故D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2年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首次提出“一国两区”,即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大陆,台湾)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事件是
A.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
B.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1992年,两会(海基会,海协会)发布“九二共识”
D.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两岸分离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一个国家”,这是“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因此C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4分)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1)和谐社会,是古人的向往,也是今人的追求。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视“和”为重要的价值理念。简述孔子和柏拉图在建立“和谐有序”社会方面的各自主张,(4分)简要评价这些主张。(2分)
(2)某中学历史课外小组在论及秦始皇时产生了争议:一部分同学认为,秦始皇很懂军事,他凭
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会平天下;但他不懂得政治,导致秦朝短命速亡,他不会治天下。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以上观点太片面。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3分)
(3)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简述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3分)
(4)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中外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
参考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仁"、"礼"、"中庸"的主张,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分)
柏拉图:提
出理想国的主张,认为"哲学王"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主张社会要有明确分工;不同的人要备具其德;
各守其位;强调人治。(2分)
评价: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对后世都产生重要影响。? (2分。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2)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春秋战国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秦王赢政通过兼并战争,灭掉六国,完成国家统一,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所以他会平天下。但他完成统一后施行暴政,致使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战争,秦朝短命而亡,所以他不懂政治,不会治天下。(3分)
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当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秦始皇确有雄才
大略,但这不是国家统一的决定性因素。秦统一后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政治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他的过失在于残暴苛政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最终使秦朝短命速亡。(3分)
(不管同意哪种观点,只要有理有据即可得分。)
(3)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军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2分)他编纂的《法国民法典》,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订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1分)
(4)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答对2点,即给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对图表反映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1620
| 300
| 1700
|
1850
| 720
| 2880
|
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 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解答时一要注意项目,二要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依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城市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城镇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D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自然经济虽然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但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B依据题干中时间“1850年”可以直接排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C“工业革命的推动”表述有误,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