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六)
2018-10-17 00:34:1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由于明清时期的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接受外来民主思想,故D项排除。其余A、B、C三项皆是原因。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A项可排除。B项并不是导致民主思想产生的必然结果,而商品经济恰恰是民主思想产生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一定的文化又是一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决定社会政治的根本因素在于经济。因此,任何思想(思潮)的出现,其根本原因都只能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 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孔家马棚失火后,孔子只关心是否有人受伤,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4分)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人用祭孔活动对其表达敬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旧宅立庙,即今天的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一领域填入一项即可)。(6分)
材料二 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汉代的主要祭孔活动有: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亲自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 汉元帝在位时,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 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 公元59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历次祭孔活动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如此祭孔的原因。(10分) 材料三 据新华网报道,2005年是孔子2556岁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了“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 曲阜是祭孔的主会场。9月28日8时10分,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浩浩荡荡的祭孔队伍沿孔庙中轴线,徐徐前行,来到大成殿前参加公祭及传统祭祀活动。 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CCTV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用3个小时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动有哪些继承和创新?这对儒学发展有何益处? (8分)
参考答案: (1) 领域 信息 政治现象 诸侯强大(祭孔);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崛起(2分) 经济现象 衣冠车琴的生产;建造房屋(2分) 文化现象 儒学产生;祭祀文化流行;制作使用书册(2分) (2)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4分) 原因:政治上,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级学校的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实践。(6分) (3)继承:沿袭传统祭孔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3分) 创新: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CCTV向全球直播活动实况。(3分) 益处:有利于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儒学走向世界,开展全球性研究与普及。(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生活时代前后)的社会政治经济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鲁哀公下令,诸侯祭孔的开始”、“衣、冠、车、琴、书册等”、“按岁时祭祀”等,可以这样归纳、概括,得出以下信息:A.政治现象: ①诸侯强大,通过“祭孔”可以看出;②孔子代表的士阶层不断崛起。B.经济现象:①衣冠车琴的生产;②建造房屋。C.文化现象:①儒学产生,并逐渐成为蔚然大宗;②祭祀文化流行;③制作使用书册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汉代祭祀孔子相关内容——四次祭孔的特点及原因。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汉高祖亲自到”、“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四次祭孔所呈现出的特点,分别体现在:A.皇帝亲自主持祭孔;B.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C.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D.在各级学校开展祭孔活动。之所以呈现出这些特点,缘于当时汉代具体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具体这样来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政治上,儒学适应了国家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B.思想上,儒学在汉代,历经汉武帝成为了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人们的尊崇;C.文化教育上,从中央的太学到地方的郡国学校,各级学校的建立,积极推行儒学教育,孔子地位进一步被提高等。 (3)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三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孔子儒学在当今世界影响相关内容——世界对祭孔的继承与创新。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共同主办了‘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CCTV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当今世界对祭孔实行了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A.继承方面:①比较重视仪式,沿袭了传统祭孔仪式;②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③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B.创新方面:①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②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③借助当今大众传媒,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祭孔活动实况等。 当今世界祭孔形式的一系列继承与创新,总体上有利于推进儒学的发展。具体可以这样来认识:A.祭孔形式体现出与时俱进,有利于推进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B.祭孔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儒学走向世界,推动儒学的全球性研究与普及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及儒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继承·儒学思想的传承·祭孔以及祭孔的继承与创新(课标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他的政治哲学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 B.其思想根源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其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巨大 D.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材料中“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的信息可知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儒学·黄宗羲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一个国家的民情、民风、民俗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法律特征。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
A.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B.西学东渐,中西结合
C.注重伦理,三教合一
D.尚法自然,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所以中华法律体系中必然有儒学的成分。因此选择A。C与理学的形成有关,D是道家的思想,排除CD。受西方侵略和西学传入的影响,传统中华法律体系到近代逐渐解体,B与题意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华法系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