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2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有哪些?(4分)
3、判断题 《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
B.北宋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
C.混战不休,农民破产 ?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4、判断题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根本目的是?(?)
A.维护统治
B.提高北宋军队战斗力
C.缓和阶级矛盾
D.发展经济
5、判断题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季艮行之业耳,……而季艮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坐是雕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彳艮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5分)
(2)据材料二,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3分)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哪些改革启示?(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