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8年冲刺版)(九)
2018-10-17 00:39:33
【 大 中 小】
|
1、选择题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中央集权制”要求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力由中央政府集中行使,它首先是一种政府行政体制,这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必须彻底否定的极权制、专制政体等制度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对东西方社会的深刻分析,把集权视为国家的本质与生命基础,恰当指出“中央集权制”所具有的历史合理性。 ——连朝毅《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视阈的“中央集权制” 》 材料三:我们要立足于政府行政生态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主义政府的实践发展中不断达至集权制与分权制的有机统一。在这方面,工人阶级国家政府体制的历史实践是有经验教训的,归结起来应当着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度集权倾向,其典型是苏联社会主义政府模式。二是分权有余而集权不足的倾向,其典型是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政府模式。 ——同上 材料四:参与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的汉密尔顿说:“美国的繁荣取决于自己的联合”。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材料五: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想及其意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能够长期维持统一局面,使中华文明世代传承的原因。(4 分) (2)材料三指出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哪两种不合理的倾向?(2分) (3)材料四和材料五分别针对材料三中哪一不合理倾向?分别指出不合理倾向不良后果。(6分) (4)就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集权的认识。(6分)
3、选择题 图中反映的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行省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
4、选择题 中国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该制度始于( )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秦代
5、选择题 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夏商的制度区别很大
B.夏商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C.商周的制度区别很大
D.商周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