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都注重了理论的创新。以下属于中共独创的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农业合作社道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人民代表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材料二:?
?
材料三: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变动”的主要措施及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过去比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大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3分)
(4)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方针政策又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阐述这次重大调整的时代背景及作用。(5分)
参考答案:(13分)
(1)措施:土地革命;(1分)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分)
(2)变化:土地由农民私人占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公有制)。(1分)
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分)
(3)状况:社会生产力在1958年后遭到极大破坏。(1分)
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2分)
(4)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人民公社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3分)
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分)
本题解析:
第一问结合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根据地中采取土地政策来回答。第二问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第三问注意时间与曲线图的关系,1958~1960年呈下降,说明这时期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生产力带来破坏。第四问采取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可以相应组织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生前事迹感动了社会。沈浩生前工作的小岗村,因为当年18位村民印下红手印的契约(见图)而被称作“中国第一村”。这份契约见证了他们在1978年就开始尝试

A.农村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主要反映了
[? ]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我国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政府加大了资源配置力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