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秦汉时越南输入到中国的主要是象牙、犀牛、珍珠等物品,而中国向越南输出的主要是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
程技术,这种差别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越两地人民生活习惯的差别
B.中国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C.中越两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别
D.中越两地物产的差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两国交换的物品可以看出两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要高于越南。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苏联“四五”计划和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两国都( )
A.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或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中国在 1952 底即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排除 A 项;“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获得突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原则,据此排除 B 项;苏联早在 1936 年就以宪法的颁布为标志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进入新时期,我国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②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③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④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础知识。“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因而“新时期”这个概念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结合教材知识,很明确可知表现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如下: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以上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婚礼形式删繁就简
B.依旧带有较浓厚的保守思想
C.恋爱自由成为时尚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征婚广告”即为当时的新风俗,“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可以看出社会上存在自由平等的习气,又说明旧的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的旧风俗依然存在。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强化,为加强各国的协调合作与化解矛盾,各种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并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答案选A,B D两项表述错误, C是表象而非实质。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最为主要的趋势,而世界贸易组织则是体现世界经济发紧密联系的载体,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正当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但其中必然会遭遇极大的风险和挑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