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但 其实是外儒内法、儒法并用,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如图,下面四幅图最能体现中国历史上皇权变化特征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史上,皇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但是呈现出来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地削弱的趋势。故选B。其它各项与史实不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来看,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与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与此相关的削弱相权和地方分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
A.户籍改革
B.加强城市建设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国有企业的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材料表明孔子(? )
①带有怀旧思想②希望退回西周时代③对西周的礼乐制度十分欣赏④对夏商制度的赞赏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吾从周”就可以看出①项正确,孔子希望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但是并不是原封不动的主张恢复西周制度,因此②项错误;③项正确,正是孔子“吾从周”的原因;④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0年5月福州市高三质检22题)14世纪中期,一场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短短的数年间,夺走了2500万条人命,约等于欧洲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们发现笃信基督并没有使他们摆脱厄运。相反,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妻儿,兄弟、姐妹、朋友接连去世的不幸事实之后,他们似乎突然顿悟:天下根本没有什么神灵保佑,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久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这说明(?)
A.历史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B.历史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干预呈现一定的无序性
C.偶然因素对历史起到了加速或者减缓的作用
D.偶然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