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该图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三次变化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通过变化可以放映出我国在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所以D正确,A图二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B单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指的是一五计划。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论述的根本问题是
①一国两制②和平与发展③什么是社会主义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曾流行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象,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应出现于
[? ]
A.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