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6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百年来,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付出了巨大艰辛。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古希腊时期的剧院遗址
材料三?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材料四?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五?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 (5分)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2分)
(3)据材料三指出1895~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当时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4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2分)
(5)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6分)指出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4分)
参考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1分)中央集权,(1分)等级森严。(1分)
(2)特点: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2分)
证据:不同素养的公民都可以参与政权,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使雅典政坛混乱动荡。(3分)
教训:提高参政人员的素质,培养其决策的科学性;并要强化民主政治监督功能。(2
分,答一项即给分)
(3)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2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2分)
(4)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2分)
(5)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专制主义传统深厚;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6分)
新时期:1982年修订宪法,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确立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了民族团结;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了基层民主。(以上五点任答出其中的两点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是因为:(?)
A.它有利于法西斯国家得到经济、军事援助
B.它模糊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
C.它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
D.它不给予苏联以“中立国”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十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世界人民同法西斯侵略的矛盾,面对侵略,美国以“不向发生战争的双方出售武器”作为标准,使正义的反法西斯力量得不到有效的援助,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得它们没有受到有力的遏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17世纪末,中国康熙皇帝和俄国彼得大帝都善于吸收新鲜知识,康熙还向洋教士请教证明几何题;两个皇帝都锐意改革。康熙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革税制,力度不可谓不大,也开创了“康熙盛世”,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俄国改革的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中国。
(1)“康熙盛世”的繁荣是建立在什么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封建政府对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采取什么政策?其影响如何?
(2)与康熙帝改革相比,彼得一世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在国内设置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规模,限制开设手工工场,加之封建行会对手工业发展的束缚,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
(2)鼓励发展工商业,把农奴制引人手工工场,允许工场主购买农奴到工场做工,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本题解析:此题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中外横向比较题。要注意将两者的改革置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中考察。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需要,而中国康熙皇帝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没能体现这一世界潮流,相反,中国康熙皇帝的改革却违背了世界上正进行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据此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是

A.全盘吸纳
B.依靠自我
C.全面否定
D.理性应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面对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应想办法使全球化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因此其态度应是顺应全球化趋势,理性迎接挑战。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