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的主要特点是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4年欧洲战争的爆发使西方从亚洲的撤退势在必行,这就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巩固和扩大地盘的好机会。”以下事件,不能体现这一态势的是
A.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B.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D.《四国条约》的订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世界领土被列强瓜分完毕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主要目的是
A.英德争夺殖民地
B.重新瓜分世界
C.重新争夺欧洲霸权
D.争夺巴尔干半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的范围的理解,两大军事集团是在全球范围争斗,A项英德之争帝国主义之争的一个主要内容,不是两集团的全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场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他所描述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可以看出这是凡尔登战役。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次使用了化学武器,由于协约国军队未有防备,伤亡5000多人。故选B。A项是发生在一战第一个阶段的战役,当时尚未使用毒气;C项中首次投入使用的武器是英国的坦克;D项是发生在海上,是最大的一次海战。
点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很快的用在了战争中。1916年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氯气,使对方伤亡巨大,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还首次使用了飞机;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使用了坦克。一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一次集中的展示,推动了战争形势和手段的发展,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4年6月28日,戛弗日罗·普林西波在这里用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后人写在萨拉热窝某纪念馆墙上的文字,另一堵墙上还复制了普林西波的亲笔,“我们热爱自己的人民”。材料中的“我们”应当是指
A.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
B.塞尔维亚政府
C.奥匈帝国民族主义者
D.俄国民族主义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波刺杀了斐迪南大公,材料中的“我们”应于普林西波相同,答案选A,B C D三项不符合史实。
点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直接原因,对其爆发的原因应该作出仔细区分:①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原因;③列强间矛盾的激化——主要原因;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