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分)材料一?所谓“多极化”,并不是说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一极”。能成为“多极化”中一极的国家一般具有下列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二是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三是具有较强的国际作用力和凝聚力,能在全球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能在自己周围吸引住若干友好的支持国。当然,极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
(1)按照这一理论,你认为“极”的含义是什么?(2分)在当今世界符合这一条件的“极”有哪些?(3分)试举一“极”说明其成为“极”的原因?(3分)
材料二?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2)材料中的“两个联盟”是指什么?(2分)怎样理解“两个联盟主次关系”的变化?(4分)
材料三?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大大超过事件本身,而且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也超出了“反恐”战争的意义。国际社会围绕伊拉克问题的“反战”与“主战”之间的较量,实质是围绕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问题的较量。
——以上材料均出自?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3)怎样理解这一“实质”?(4分)
2、判断题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现,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
B.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成形而上的理论体系
3、判断题 右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

A.1949一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B.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D.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4、判断题 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5、判断题 不同于苏联史学界,在西方学术界,使用Modern Times(现代) 时,一般泛指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历史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学术界现在习惯采用的“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段。有时,西方学术界也特以 late modern Time(后现代)或Contemporary Time(当代)来表征当代(当前)时期,需要指出的它从属于Modern Times的长时段。
A.文明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社会史观
D.全球史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