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江泽民参观时曾亲笔题字“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军队创建的地方。这个城市应该是
A.南昌
B.广州
C.长沙
D.井冈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创建的地方”可知,1927年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的建军节。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1907年 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A.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D.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漫画为切入点考查阅读漫画,获取信息、理解其本质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词“1907年”、“政治寓意”,联系已学知识,由时间可知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处于清政府统治末期,民族危严重,另外漫画常带有讽刺意义,题干中漫画寓意为提壶(官)将坛(民)中的油水通过漏斗(政府)提到壶(外国)中,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而A与材料主旨无关,CD与题干中“政治寓意”无关,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是国家的根本情况并没有发生变化,社会还是那个社会。说明了革命对社会影响有限。故选C。A项说的是政权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涉及到社会的变化;B项明显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在辛亥革命后深入人心;D项并未体现。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辛亥革命只是在政治上发生一些变化:推翻了帝制。但是新政权建立后,社会状况却还是那样,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人民还对此不了解,旧的思想、传统礼教等相关的封建的东西还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反映的抗日地点和战斗的方式分析,应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日,C项正确;ABD项分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与19世纪40年代,题干无从反映。
考点:抗日战争的概况
点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有两个战场,即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全面抗战的政策
B.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抗战准备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蒋介石重视四川的出发点主要是从抗战的角度,所以C项的剿灭共产党和红军、D项的西部开发应该予以排除,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抗战准备,但1935年当时并没有开始全面抗战,故A项也予以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民党抗战准备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