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一系列光辉成就,请回答:
(1)在建国第一年,有多少国家同我国建交,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已与多少个国家建交?
(2)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3)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什么会议?著名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是谁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4)联合国何时成立?总部在何处?其原则、宗旨是什么?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操纵联合国,后又时常绕过联合国实行国际干预,各举一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5)毛泽东曾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三个世界是怎样划分的?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第一年有17个国家与我国建交。目前我国与16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的。
(4)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总部在纽约,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其原则是: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如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纠集“联合国军”入侵朝鲜;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我国于1971年第26届联大上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我国在外交方面两项成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5)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是:美、苏是第一世界,美苏以外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欧国家是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认识情况及在此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本题最难回答的是第六问,要求学生既要综合中外历史知识,又要结合当今形势。组织答案还要求学生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搞“台独”没有历史依据,不得人心②陈水扁下台后“台独”势力已消除③“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
D.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6年,在贫穷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但却普遍存在着“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对这种劳动状态评价合理的是?
A.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管理失误造成
B.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C.有利于在集体合作中提高劳动生产力
D.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阵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梁启超曾经这样写道:“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世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当代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有史实作为立论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在论证治乱论时用了古今中外的史实做论据,故D有一定的道理;梁启超生活于清朝末年,他材料中论证的史实既涉及古代也涉及他所生活的时代,故C也有一定的道理;根据材料中的“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可知他是在强调治乱论解释历史比进化论更合适,故B最符合题意;A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文化大革命”
C.阶级斗争扩大化
D.“左倾”错误的发展和危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历史事件本质和现象关系的能力。A、B、C三项所述问题都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具有危害作用,可决定这三项所述现象产生的是“‘左倾’错误的发展和危害”,所以,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看应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