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清政府1895年5月20日电令“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此电文对应了我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哪一具体内容
A.割让香港岛
B.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
C.割让台湾岛
D.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题干“1895年”“饬令陆续内渡”可知是割让台湾全岛。故选C。AB项未有“内渡”等内容;D项错误,中国并未在朝鲜设立机构。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中割台湾岛给日本,允许投资设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D.黄埔军校的创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理解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加入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发展,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致,所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因此B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中国曾说:(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这一革命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
B.中共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世纪初,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某班同学就东京成为重要阵地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提出了以下意见,较为恰当的是
A.东京是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中国留学生聚集地
B.当时日本明治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
C.中国和日本相似的国情使许多日本人支持中国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核心人物孙中山当时在日本东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的”20世纪初、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有效信息可知,A项正确;BC项不符史实;D项过于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考点:辛亥革命的背景
点评:辛亥革命的背景知识包括经济、政治、阶级、组织等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储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联系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给英国,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此题具体来说考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