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3年欧盟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这些主要表明 (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对当今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组织。因此,它们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材料三?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四?第5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16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63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分析美国这一政体与材料一所述政体的主要相同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和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6分)
(4)材料四中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4分)
参考答案:(1)《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分)
(2)总统共和制(或共和政体)。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原则。
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都是代议制民主形式。(6分)
(3)相同:①两国议会都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②国家元首有行政权,都是本国军事最高统帅。
不同:①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小,帝国国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独立的权力,虽受总统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
②德国皇帝不需对议会负责,拥有绝对的行政权;法国国家元首要向会议负责,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又受内阁制约。(6分)
(4)区别:①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②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Not by speeches(空话)and resolutions(决议)of majorities are the great questions of time decided upon——but by blood and iron。” 这段话所反映的政策最早在哪个国家实行( )
A.英国
B.普鲁士
C.美国
D.法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英文材料反映的是“铁血政策”,这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提出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48年美国《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输出的主要商品和经济计划,都必须由美国为马歇尔计划的执行而设置的机构——经济合同署同意;……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马歇尔计划期间,美国为“援欧”(法、意、荷、比、卢等16国)拨款131亿多美元。
?材料二 从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4亿美元。1980年,日本的粗钢和汽车产量超过美国。1965年~1972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加了158%,而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80%;197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13.4%,欧共体为33.7%
?材料三 从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邦交,……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撤出“北约”,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英国逐渐不再依赖美国。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其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二,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二战后初期,美国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达到了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目的。(3分)
(2)现象:日本和欧共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并占据了有利地位。(2分)
影响: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转变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4分)
(3)现象:日本和西欧各国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4分)
认识:经济决定政治,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综合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变化。(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