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
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3年中国开展一五计划建设,学习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①②正确;1958年中国发动大跃进,片面发展重工业,力图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③正确;④不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村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与题干“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不符。
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为《1933年—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该表所示的经济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增长指数
| 100
| 103.5
| 105
| 107.6
|
A.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因忙于内战,官僚资本暂时放弃了对民族企业的压制
C.国民政府发行大量纸币刺激了内需,扩大了消费
D.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观察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1933年—1936年中国轻工业有了较快地发展,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实业,D项正确;A项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B、C说法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中说:“国人居此恶劣环境之下……停厂者有之,杀生破家者有之,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导致这一“经济恐慌”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
C.抗战时期日军的破坏
D.国民政府的恶劣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是指一战之后至南京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之前的十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重返中国,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带来了严重灾难,所以A项是造成这一时期出现“经济恐慌”的主要原因,B项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重要原因, C 项不符合材料中时间特征,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有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和难点,须要牢牢把握其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原因: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一战期间﹚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抗日战争以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
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
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A的表述中各民族过于绝对了;喇嘛教属于藏传佛教,清前期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可见康熙的行动与维护自己的统治及维护国家统一有关,是为了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C中不是为了控制思想言论,错误;D中不能表明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变化,知识处于统治的需要罢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①90年前的 7月23日
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
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①③属于历史阐释,②④分别是对时间和会议作出的评价。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