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2001年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报道中引用的“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人和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
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5分)?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1)“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2分)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6分)
(2)2009年10月1日,中国将举行60周年国庆大阅兵。假如你要参加阅兵典礼后的群众游行方队,请你为这个方队的展示主题提两个建议。(3分)
参考答案:】
(1)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2分)原因:领导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6分,答出其中三点就得满分。)
(2)可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教、外交等方面任选几个角度进行设计。(3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如:展示“神舟”飞船的模型、高举“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标语等)
本题解析:
本题立意新颖,以国庆阅兵为切入点,选取了新中国几个典型的时期和阶段,分别是1949年、1959年、1984年、和2009年即将举行的阅兵,分别设问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们进行革命的、以及20世纪50年代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曲折道路和影响、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取得的成就,最后一问是开放性试题,让学生自主立意方队主题,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此题是非常好的一道综合性试题,既体现了热点又注重基础和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6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化是观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一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
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女儿经》)(大约撰于明代)。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妇女遭受压迫的主要表现。(4分)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因素。(4分)
材料二?第一条 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力方面与男人平等……
第二条 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
第三条 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任何团体、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利。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女性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1791年法国《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
(2)据材料二 91Exam.org概括18世纪法国女权运动的基本要求和理论依据。(不得照抄材料原文)。(6分)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4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吸收“天赋人权”观,将妇女解放作为重要的部分。康有为在《大同书》里,强调“人者,天所生也。有是身体即有其权力,侵权者谓之侵天权。男与女虽异性,其为天民而共受天权一也。”指出男女虽不同性别,但是享有平等的权力。梁启超提倡女性接受教育,与经元善在上海开创上海女学堂,成为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
——李心沫《中国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艺术发展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康梁的“妇女”观。(8分)
参考答案:
(1)表现:政治上,男尊女卑,无政治权利;
经济上,依附男性,无财产权;
文化上,无受教育权;婚姻上,无自主权,从一而终;
社会上,无地位和独立人格;身心上,被迫缠足。(任4点4分)
因素:宗法制(或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特别是理学或三纲五常)的影响;封建农耕经济(或小农经济或男耕女织)的影响。(任2点4分)
(2)要求:妇女的平等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基本人权(自由、安全、反抗压迫);拥有选举权(政治地位)。(3分)
依据: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3分)
潮流:民主主义潮流;理性主义潮流(任一点2分)
(3)背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2分)
妇女观:康梁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女性也有受教育的权力。(3分)
影响:康梁的妇女观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有利于近代知识女性群体的兴起,也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
(1)由于受到宗法制、儒家伦理纲常、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文化、婚姻、社会、身心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妇女遭受压迫的主要表现。
(2)18世纪,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宣扬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等学说的影响,法国妇女发起了女权运动。运动通过的《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宣称:“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力方面与男人平等”;“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女性最宝贵的权利之一”;“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即要求妇女的平等权利、基本人权和选举权。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民主主义、理性主义潮流。
(3)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吸收“天赋人权”观,将妇女解放作为重要的部分。学生可以从时代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评述康梁的“妇女”观。该问属于评述型的问题,答题时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
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C.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这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为四国宪法条款内容,按照颁布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③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一切案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
④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其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备选项中四国宪法的内容可以判断出①是英国《权利法案》中的条款;②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条款;③是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条款;④是日本《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所以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③②④,答案选B。
点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以及法国1875年宪法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中最为重要的法律文献,他们都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产物。高考对其的考查一方面涉及到这些法律的实质问题,另一方面主要考查该国法律与政体之间的紧密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