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说明小说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 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是毛泽东的哪部著作
A.《论十大关系》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时间1940年1月来判断,应该是《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在1956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1930年。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本题考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时间和内容。
点评: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除了把握其时间和内容外,还要注意《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教材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走进了误区,而题干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正说明了这一点,实质是否认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答案为B。
考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内容,解题关键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结果,从而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项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无关的是
A.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B.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
C.临时政府企图解除人民武装
D.临时政府的卖国行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巴黎公社革命是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爆发的,资本主义依然能容纳生产力发展。故选项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C.坚持“一国两制”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