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秋菊打官司》的主要故事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反映了秋菊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了自己的合法权利
B.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D.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并不能表明村民自治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科研领域容许不同的学术争论,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不同的学派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故选A。其他各项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的理解双百方针的内容。在文化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则是集中在政治主张上。与此相关的是双百方针的成就和它的曲折发展也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分)
材料一? (1893年有人
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
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的原因。试举一例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在广东地区的代表。(8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荣氏企业发展的原因。(6分)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2分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阻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4分)
参考答案:(20分)
(1)中国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2分)
原因:现实原因:广东地区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较早,自然经济瓦解较早,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分)
历史原因:广东地区在明清时期是中国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人们思想相对开放。(2分)
代表: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2分)
(2)一战使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6分)
广告词中须含有“爱国”“抵制洋货”“价廉物美”“中彩头”等类的主题(2分)
(3)战争破坏;列强经济侵略;自然经济主导;民族不独立。(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畏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五、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
十一、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
材料二:1.各方代表由各方自己推选,人数应按各方所代表的实际力量比例规定。
2.国事会议应于最近期间召开。
3.国事会议根据革命三民主义的原则,必须通过切合时要、挽救危机的施政纲领以彻底改变国民党所执行
的错误政策。
4.在共同施政纲领的基础上,成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以代替目前的一党专政的政府。
5.联合政府有权改组统帅部,成立联合统帅部。
6.联合政府成立后,立即准备于最短期间内召开真正人民普选的国民大会,以保证宪政的实施。
——周恩来《如何解决》(1944年“双十节”)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政权民主保障手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的认识。(7分)
参考答案:
(1)1940年:各抗日阶级、阶层互相制衡;保障人民对政权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44年:党派制衡;人民普选的国民大会掌握立法权,制约政权。(8分)
(2)代表人民和进步的政党必须掌握政权的领导权,这是革命走向胜利的保障;(2分)是否掌握政权的领导权取决于政党的质量;(2分)领导政权不等于一党专政,有效团结其他革命阶级和阶层有利于避免一党专政。(3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据材料一可知,1940年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各阶层相互制衡;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1944年中共主张召开国事会议,成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召开国民大会,以制约政权,保证宪政的实施。
(2)该问要求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的认识作出评价,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可以就何种性质的政党可以取得领导权、领导政权是否等于一党专政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
A、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线路开辟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C、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D、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