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这体现出
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
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两极格局解体以苏联解体为标志,1991年,故A项排除;随着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集团组织的出现,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B项排除;当今世界的格局并未明朗,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项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奥巴马在201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共四次提到中国:“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做生意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美国人的机会来了”;“我们针对中国提起的贸易诉讼多了一倍,而且已经显出了成效”;“成立贸易实施机构,将专门负责调查像中国这样一些国家的不公正贸易做法”;“我将不会把风能、太阳能或者蓄电池工业拱手让给中国或者德国。”上述材料说明美国?
[? ]
A.对华贸易态度明显趋于强硬,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B.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调节与中国的贸易纠纷?
C.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努力抢占新技术的制高点?
D.阻遏德国经济的发展,发展制造业以增加就业机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②《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③亚非会议的成功④《辛丑条约》的签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应首先理解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即双方和睦相处,但并不强求对方在各方面同自己一致,实际上就是求同存异。①是美苏之间的斗争,④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所以应排除。《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是不同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的进攻而走向团结,亚非会议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实现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民国初年,山东济南“各方铺户所列奢侈品一类,实远不若南方之多”,“首饰铺玻璃匣中所陈设者,大抵皆为南方三十年前之古旧银器”,手帕“亦皆南方三十年前通行之物”。这说明
A.当时南方奢侈之风远不如山东盛行
B.辛亥革命对山东社会发展没有影响
C.当时山东还没有出现近代民族工业
D.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南北流行的奢侈品的比较可以看出南方经济发展远远超过北方,这说明当时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