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
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建国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事件,从时间上看选项BCD存在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幸福年代里”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女主主政,古而有之。唐代的武则天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盛世,为大唐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一些宋代理学家却“吹毛求疵”,胡说什么“女主乱政”。说明这些理学家存在着
A.性别歧视思想
B.男女平等思想
C.仁政德治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唐代武则天,在其统治时期,为大唐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唐代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在历史上应该主要被肯定;但宋代一些理学家却斥为“女主乱政”,也就是女人不能过问政治,这是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科学、文艺领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参考答案: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是必要的。
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
解决: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以来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思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假如你有幸当选为人大代表,你在组织人大活动时必须依据的基本原则是
A.以法治国的原则
B.公平、平正、公开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团结互助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