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和刑罚同等重要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说明唐代法律主张在治国方面德礼和刑罚相互配合,对政教皆不可缺,这实际上体现了在治国方面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皆有重要作用不可偏废,即“外儒内法”特征,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与材料含义不相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C。A项说法正确,但是不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君臣关系的紧张,而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D项材料中未体现。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削弱。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曾经被称为“三面红旗”,但这“三面红旗”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人民群众存在不满情绪,其根源是“左”倾错误,D项说反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两极格局解体后,政治经济趋向多极化,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也日趋加强。下图是下列哪一组织的会标(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PEC是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缩写,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不相符合的是(?)
A.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
B.应以古代圣贤的言行为准则
C.国家大权集于君主一人之手
D.要用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家思想,韩非主张“不法古”应该适时进行改革,不必沿用古训,主张君主专制,严刑峻法,B错误,AC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