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双百”方针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左”倾错误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开展
D.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原因选择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B、C、D四项均为原因,但最根本的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选项A是荀子的思想,意思是认识规律并利用为人类造福;选项B是法家思想,意思是在刑罚和赏赐面前贵族和平民是一致的,从而打击贵族特权;选项C是墨家的思想,其大意是可选择天下贤士作为统治者,典型的尚贤思想;选项D是儒家思想,强调爱惜民力,勿夺民时。韩非子属于法家,故此题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3分)从用人、纳谏、开明的民族政策三方面说明“贞观之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唐太宗知人善任,他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令臣下“广开耳目,求访贤哲”。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
门第、民族,兼收并用,量才授职。这就使唐朝初期人才济济,为政治的清明创造了重要的条件(4分)。唐太宗虚怀纳谏,朝臣进谏如风。这些保证了政治的清明和减少了决策失误(2分)。开明的民族政策:贞观初,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灭东突厥。对其降众,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唐太宗政府在依附于西突厥的高昌故地,设置安西都护府;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带去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6分)以上措施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安定,为唐初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1 分)
本题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答题限制,一是从用人角度进行分析,二是从唐太宗纳谏的角度进行分析,三是从对少数民族开明的政策进行分析。此外要注意在表达时既要言简意赅又要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B是世界银行的标志,C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D是世界贸易组织标志,A是联合国的标志,联合国属于政治组织,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理论
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天人感应”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可知,题干反映了天与人有相通之处,这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